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将职业教育置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宏大叙事之中,并从体系为本、制度先行、模式为重、多方共育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一、体系为本:构建适应产业更迭的人才供需体系
首先,主动对接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全面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也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此,职业院校应重视从“质量意识”“联保机制”到“质保体系”的有效衔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培育职业教育质量文化。职业院校应通过强化质量意识,确立质量文化培育方向,结合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共同培育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质量文化,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二是实现内外质保协同联动。职业院校需加快构建内外质保协同机制,将外部质保压力转化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并为此构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三是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院校需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动态调整质量保障标准,构建数字化、可衡量并持续诊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
其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人才供需同步机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新一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嵌入,推进产业的快速迭代升级。职业院校要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安排和产业转型的颠覆性变革,动态优化职业教育人才供需机制。一是职业院校要加快构建跨领域、多维度的高素质人才培育体系,保障各体系梯次分明、相互衔接,以覆盖不同阶段产业发展的需求。二是联合行业合作开发人才供需匹配分析谱系图,精确评估学习者素质与岗位能力的契合度,以便对潜在的供需结构失衡问题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深化职普融通改革,拓宽优质人才培养通道。职普融通能够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促进两者优势互补,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数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兴起,亟须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以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擅长技能实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系统整合职普课程资源,实现知识的技能化和实操的理论化,促进理论“教育链”与技能“实操链”有效对接。二是通过改革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确立上下协同的培养目标,推动校际学分互认和成果转换,在职教体系中建立中高本衔接的人才培养层级架构,实现职业教育深造与就业“双循环”。三是锚定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建立包括培养、认证、实操、反馈在内的顶层设计和培养体系,实现多主体协同统筹、资源共享,共同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育。
二、制度先行:完善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首先,对接产业前沿,优化专业设置。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演进,产业人才需求的自发性和短期性日益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滞后性和周期性导致高端复合型和差异化人才需求短期内难以满足。一方面,要重视专业的前瞻性布局。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调在本质上要求专业设置适应并适度超前于产业发展。职业院校在设置前瞻性专业时,应依据产业人才需求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专业的数智化改造。为应对新产业和新业态的高质量发展需求,职业院校需全面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加快传统专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定期评估专业设置,淘汰与产业需求不相符的专业,增设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相契合的专业,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联动发展。
其次,连通产业需求,打造专业集群。新质生产力加速了对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专业到专业群的跨越是职业教育“内动力”和产业需求“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储备。职业院校要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专业集群,关键在于深入进行行业需求分析和专业规划。一是通过深入市场调研,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和人才需求状况,明确专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二是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产业需求,遵循专业集群的发展逻辑,整合各类资源,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协同联动”的策略,全面规划和推进专业集群的发展。
最后,契合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评价。职业教育专业评价的最高标准是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在构建专业评价体系时,应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作为重点,围绕学校的品牌专业、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探索建立一套能够兼顾专业特色、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大程度地激发学校专业建设的活力和动力。在实施专业评价时,应遵循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自评基础上,引入政府、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专业评价不仅要体现一般专业建设的共性,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特色专业的个性,将共性与个性充分结合。
三、模式为重:夯实契合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
首先,完善教学条件和设施,为职业教育提供物质保障。职业教育对教学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不仅涉及设施和设备等硬件保障,还包括数字虚拟现实(VR)、虚拟实验(VE)、物联网(IOT)等先进软件技术的融合和运用。对此,一要加强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实基点具有网络平台依赖性,职业院校应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支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多模态教学互动、个性化学习选择、资源信息共享及现实仿真实训等功能。二要巩固适应真实场景的产业应用平台支持。职业教育通过引入职业场景应用的APP、小程序、H5、大数据系统等,构建一个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智慧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术和技能。三要深化适应生产性实训的社会资源支持。基于互惠共生的理念,职业院校与新兴产业合作,采取校企合作或引企入校的模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锤炼实践本领。
其次,建强师资队伍和平台,为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载体,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一方面,要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通过选派教师到研究机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生产工艺、前沿技术和生产流程,同时通过“工匠聘任岗”“固定岗+流动岗”“企业导师”等灵活形式,引进企业工程人员、技术骨干和企业工匠充实“双师型”师资库。另一方面,要强化“双师型”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引导教师针对现实企业发展需求,围绕企业的技术挑战、发展障碍、认知难题进行研究,以更精准的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
最后,优化培养模式和举措,为职业教育提供策略引导。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持续涌现,迫切需要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切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致力于构建集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培养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第一,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素质劳动者培养。职业院校应加强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合作,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并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同时,职业院校应遵循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规律,精心制定产教融合实施路线图,明确任务目标的时间节点,并注重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行性。第二,要深化科教融汇,推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科教融汇是提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涉及科研项目、教育教学及科学技术的“融、汇、通”。在科研项目上“融”,促进科技问题项目化研究。职业院校要密切追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针对企业技术难题开展项目研究,并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教育教学上“汇”,促进科研成果的教学化运用。职业院校应推动科研项目的教学化改造,将产业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职教金课。在科技赋能上“通”,促进教学载体的场景转变。职业院校应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场景化”趋势,融合信息技术衍生的跨界融合及虚拟仿真技术,有效链接教室和工作场景。
四、多方共育:打造职业教育多元协同育人共同体
首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发展。地方政府需把职业院校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同推进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地方政府应从政策导向入手,紧密结合区域内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要求,加快优化职业教育各主体的政策支持,为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协同机制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区域发展统筹者,政府应通过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规范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职业院校等利益主体的行为,确保各主体角色清晰、职责分明,从而引导各方共同构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其次,激活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为有效提升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必须从制度保障和模式建构两方面入手,明确校企双方的主体地位,打破原有校企合作的行政、组织以及文化藩篱。在制度保障上,基于双方利益和发展需求,最大程度地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推动职业院校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教学资源。在模式构建上,应构建“产学研用创”五个环节相互联动和嵌入的培养模式,鼓励企业深入参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深度培育,实现校企之间稳定、高质量的合作。
最后,推动校际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间开展深入合作,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其一,合作机制创新是基础。职业院校需摒弃传统的“资源依赖—权力不平等”的合作逻辑,构建灵活高效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合作顺畅进行。其二,人才培养是核心。职业院校通过共建共享课程资源、联合开发特色专业以及共建实训基地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三,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通过教师交流计划、共同培训和联合科研项目等方式,促进经验分享、技能和科研能力提升。
(来源: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