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抢座”现象需要高校深思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12-16浏览次数:887


屈会超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新闻回放

考研、期末、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临时,是一年中大学生最忙碌充实的季节。随之而来的,则是屡屡被媒体报道的“冬日图书馆排长队”新闻,引发广大网友共鸣。

主持人语 

屈会超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图书馆前排起的长队似乎在昭示学校学风的优秀,在展示大学生努力向上的学习热情。但为什么排队的地方总是图书馆?媒介化社会有没有更便捷的方式让大家不排队?本期所选的几篇短评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现象,希望能够对正在排队和准备排队的大学生们有所启发。

在寒冷的冬天,学生们在图书馆门前排起长龙、长久等待,想必不会好受。那么除了图书馆,是否有其他学习场所可供选择?这样的“供不应求”中,是否有“假性需求”的可能性?

高校在校园管理中应关注学习场地“开源引流”问题,分散学生聚集区域,减少图书馆前排长队的时间消耗。作为学生,也应该意识到,学习应是随时随地的,不必拘泥于某一处地点。安静的图书馆无疑是备考学习的适宜之地,但是空闲的教室是否也是不错的选择呢?除了这些相对静态的学习场所,空旷的室外也是学习的好去处,还可以满足朗读学习的需求。

高校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进行已有学习场所的座位预约,实现高效便捷的管理,也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进行新的学习场所的开发利用,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学生团团簇簇挤到图书馆时,其实并不足以展示一个学校的学风,反而暴露出校园管理的一些问题。

除了做好人员分流之外,高校还要用心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可能。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这样的大趋势下,不少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考研行列。在愈发激烈的考试浪潮里,学生的身心压力也在逐渐增加。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部分学生的无效竞争,使之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莫被“图书馆前排长龙”的现象迷了眼,高校作为管理与服务者,应该更加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从场地和职业发展两方面深入思考,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广播电视学本科生 杨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