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纷纷跳入水中救人。手挽手组成的“人梯”,挽救了两名孩童如花的生命,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
手挽手的“长江人梯”,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精神的伟岸、见义勇为的传统,映射出当代大学生永不磨灭的人性光辉。他们的义举充分体现了无私的精神和力量,必将推动着千千万万青年大学生手拉手,用爱心温暖世界,让所有人看到中华民族新的希望。
11月2日下午,学工部会议室人头攒动,三十多位学生干部在缅怀英烈的同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座谈会以“如何学英雄见行动”为主题,同学们纷纷发言:三位大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和谐社会的成果”;“如果没有优秀的自我修养,见义不一定能勇为”;“要把学英雄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等等。在围绕“为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三个大学生,值得吗?”这一曾有的疑问展开了深入地剖析,会上同学们冷静分析了这一疑问发生的背景和现象,经过讨论达成共识:精神的超越永远比价值更高;思考动机是对英雄的侮辱;点点滴滴学英雄,长长久久见行动是我们的目标。
英雄们的行动有力地证明了“80后”“9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更不是自私自利的一代。英雄们舍己救人的壮举告诉人们,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满怀爱心、坚定、善良的品质,一定能够担当起社会责任。
最后,学工部号召全体学生干部:一要认真带头组织学习,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更广泛地学英雄见行动的活动;二要以学英雄见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剖析自己,找出差距,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三要结合实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事不辩不清,理不辩不明。座谈会的召开,使学生干部们剖析出自己和英雄的差距,明确了今后学习和工作的目标。在胸怀、精神和品质上不断锤炼自己,带好头,做好样,化哀思为动力,勤勤恳恳学习,扎扎实实工作,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 (学工部)